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积极筹划“小红本读中国”系列调研实践活动。自5月起,由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组成的15支队伍陆续前往“红色商学”“党史教育”“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等不同主题的沪上红色展馆,开展实践学习和主题调研。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红色地图;拍摄研习微党课,用声音传递中国力量;做好街头调研采访,用耳朵倾听实际问题,真真切切在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打造出了一支新时代“小红本”青年先锋队。
重访党史足迹,汲取思想伟力
支部学生深入展馆,翻开百年党史、重访党史足迹,充分挖掘红色基因。
走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深刻感受革命先驱们坚定不移推进革命事业的决心和毅力,在追寻革命先驱的步步脚印中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走进淞沪会战最后的战场——四行仓库,回望战火硝烟的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感受不朽的革命精神,深耕爱国主义精神。走进上海最大的红色革命纪念地——龙华烈士陵园,“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在行走驻足间,无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涌入心头。走进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胜利——上海解放纪念馆,领略“钳击吴淞、解放上海”战役决策的历史魅力,赞叹上海人民在解放战争中英勇斗争的人民智慧。走进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国歌展示馆,探寻国歌的演变历程和背后的故事,感悟国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敲响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庄严之音。
追寻红色商学,赋能商学实践
支部学生追寻红色商学,汲取商学力量,赋能商业实践,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最饱满的激情投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中。
走进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和上海市金融博物馆,回首中国近代银行的发展史,再睹中国百年金融风云,展现了上海作为近代金融中心,在中国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展现了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曲折历程,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走进元利当铺,了解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典当行业的兴起与发展,明白了典当行业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文化传承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探寻乡村振兴,读中国式现代化
支部学生探寻乡村看振兴,用脚步丈量乡土中国,切身体会地区发展的日新月异,一线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含义。
走进大黄村,感受“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走进毛桥村,感受“江南活力”;走进大裕村,感受“葡萄”品牌魅力;走进革新村,感受大“美”文化。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各地乡村依托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风民俗等特色,通过建设和引进企业的合法化,促进绿色产业和绿色资源的综合发展,逐步探索出了规模化、品牌化、科技化的都市农业发展新道路,为村民和游客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实现真正为人民美好生活着想的乡村振兴,也充分展现了百姓智慧。
走进城市规划,敲响时代之门
支部学生走进城市规划,敲响时代之门,在研学中憧憬上海的未来、未来的上海。
走进上海城市规划馆,领略上海的地理历史、水路历史、铁路历史、政治历史与规划历史,感受将历史过往、科技发展、生态环境、生活关怀等方面融入建设的城市多元化发展。走进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通过学习“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明白城市建设必须紧密结合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进嘉定区规划展示馆,探寻新城核心区新三件套,感受“创新活力城,宜居新嘉定”的未来规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上财商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通过“小红本 读中国”系列实践活动,走实地,感真知,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本科学习的全过程,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