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动物致伤防治领域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才输送与专业培训成为这一阶段的迫切所需。2023年“动物致伤规范化防治培训(Animal-related Injury Standardized Training,AIST)”3月初正式启动巡回举办,4月8日至9日,本项目的第四站——动物致伤规范化防治培训(武汉站),在江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汉区新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朱政纲副会长主持,湖北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一级主任科员汪小黎科长、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殷文武副会长等嘉宾出席并致辞,共吸引从事动物致伤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600余人参加。
近年来,“动物致伤”正逐渐从急诊外科进入大众视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犬、猫、蜱虫、鼠类、蛇、胡蜂、海蜇等很多动物致伤不但造成组织损伤,还可能导致中毒、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引发狂犬病、破伤风、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其严重危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而我国地理生态条件丰富多样,各地区致伤动物种类、患者特点也呈现较大差异,基层面临的诊疗难题多有不同。为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动物致伤领域发展的专业需求,2020年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原)委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全面展开相关工作,为不断深入贯彻落实这一委托,促进动物致伤防治领域高质量发展,以学科发展促进行业发展,分会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共同研讨设计,创建了“动物致伤规范化防治培训(AIST)”项目。殷文武副会长在开幕式上指出,AIST项目是标准化、分级化的针对性培训,目标非常明确,既要培养各地从事动物致伤防治的专业医务人员,解开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困惑,宣贯并落实《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19年版)》、《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2019年版)》和《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统一规范诊治流程和策略,也要发掘并培养区域骨干人才和培训导师,让各地的动物致伤防治事业不断扩大、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使医疗行为能够做到标准化和同质化。
湖北省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水系发达、动物资源丰富,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常住人口1300余万人的超大城市,如何结合本地区特点做好动物致伤防治工作,提升动物致伤诊疗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是一个重大课题。此次AIST武汉站邀请到多位狂犬病国家专家组、破伤风国家专家组成员及动物致伤防治领域知名专家到场进行学术分享与交流,意在让学员更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基层临床诊治难题,最终惠及当地人民群众,进一步提升武汉市及周边区域动物致伤诊疗水平,同时带动本地区动物致伤防治领域学科建设。
AIST武汉站通过理论授课、经验分享、情境教学、操作演示等方式进行培训,内容涵盖动物致伤规范化诊疗总则、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进展和临床决策、狂犬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蜂蜇伤致MODS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动物致伤不同临床类型的处置要点等理论性内容;以及伤口处置与严重过敏反应救治、狂犬病及破伤风的主被动免疫制剂的规范应用、动物致伤伤口美容缝合等现场实景操作内容。最后针对本场学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AIST通过全国巡回举办的形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各地的合作与交流,携手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动物致伤防治领域的学术交流不断接力下去,本次武汉站学术牵头人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朱政纲副会长、江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石斌副主任、江汉区新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琼主任在AIST会旗上留下武汉站纪念签名,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王传林会长颁发“学术先锋团队”奖杯。至此,“动物致伤规范化防治培训(武汉站)”宣告圆满结束,第五场贵阳站也将于4月21日至22日在贵阳召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